0757-83908589
Share
分享

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| 不可能的可能

日期:2020-01-16 访问:1148

12.jpg


这座一直备受大家期待,从2011年招标开标,2012年开始建设至今耗时7年,总耗资将近28亿,一座被称为“不可能完成的建筑”——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在长沙竣工。


13.jpg


这座震惊世界的建筑是出自著名建筑大师扎哈·哈迪德。


14.jpg



为什么说“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”是不可能完成?是因为它的施工难度堪比鸟巢。


15.jpg


扎哈·哈迪德在设计“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”时,采用了盛开的芙蓉花瓣落入如镜的梅溪湖水面,激起不同形态“涟漪”为概念,要打造外观线条优美而流畅的建筑。


16.jpg


扎哈标志性的流动性曲线,如银蛇一般弯曲的勾勒出的建筑形体。玻璃膜墙也跟随蜿蜒的建筑曲面峰回路转。夜晚灯光透出时,彷如芙蓉花落入梅溪湖中激起的涟漪,一层层扩散。


17.jpg

走近建筑近距离观看,就又是另一重视觉冲击。3朵姿态各异的芙蓉花有着不同的特点,但又经由蜿蜒的曲线相连成一个整体。


1.jpg


多层次的透视、无穷的消失点,倾斜的多角度之外峰回路转,突然杀出或插进来的水平面,无穷的视觉变化给人唯一的感触就是震撼!


2.jpg


3.jpg




真正走进建筑内部,你真的很难找到词语来形容看到的一切。浑然天成的结构、流畅的线条,丝毫不拖泥带水。上釉的玻璃犹如一条条缎带,与露台一道向湖面延展,同时也使阳光可以照进美术馆中。身处其中就仿佛跨过时间的阻隔来到了未来世界,完全被空间的魅力所慑服!


18.jpg


最值得一提的还有建筑的灯光部分!灯光成了这个建筑造型之外最大的特色。传统的大型空间都是以筒射灯为主,或庄严肃穆或磅礴大气,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撑得起,动辄几千人的超大空间。


5.jpg




但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则恰恰相反。为了迎合了建筑本身的飘逸造型,天花部分采用了线性灯。根据室内动线的走向和造型宛若芙蓉花上晶莹的水珠,在剧场内奏出一曲悠扬绵软的灯光舞曲。


20.jpg


     顶部随建筑造型流动的灯光渐变、环绕、递升,整个空间都变得星光熠熠、璀璨夺目,仿佛置身于夜空之中。第一次感受到这么流动的灯光盛宴,仿佛所有建筑在跳舞。

7.jpg


     扎哈把整座建筑设计成了3朵飘逸灵动的芙蓉花,而这芙蓉花的建筑造型也决定了施工的难度。撑起芙蓉花的巨型钢结构无论钢架的造型,还是安装精度都需堪比鸟巢,同时它还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芙蓉钢铁花。


8.jpg


9.jpg


由于复杂的空间关系和建筑造型,钢材的弯曲、制作、拼接难度极大。仅单单20吨以上的钢构件吊装次数就有135次,10吨以上的钢构件吊装次数更是多达上千次,焊接作业长度即焊缝长度更是长达7万多米。最终耗费钢材2.2万吨,才把“芙蓉花”的“花瓣”还原出来。


除了复杂的钢结构以外,剩下的难题依然不少。扎哈建筑标志性的流线型曲面,就成了施工的一大难题。

诸多超越三维概念的四维异形和无数个双曲面造型,像是把整个平直的线条任意扭曲,这样的曲面全部由GRC、铝板及玻璃幕墙组成。

整个建筑GRC面积约7万平,由1万多块无一相同的不规则曲面板组成,且多为双曲板。这是当今建筑工程中幕墙施工最复杂,技术难度最大,科技含量最领先的幕墙工程之一。

10.jpg


11.jpg


     历时六年,这座“不可能完成的建筑”终于完工,这个工程见证了从不可能到可能。从设计到施工,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工程建设难度可想而知。人类的文明和创造力从来都是不断前进,为我们留下一座又一座经典的建筑。